宝海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真言宗 宝海
查看: 155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真言教義彙集6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2-10 13:40:0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玲貳 于 2015-2-10 13:55 编辑

真言密教之入法界門

真言門有三:一、身密門,二、口密門,三、意密門,故知三密為入法之門。然而,三密遍法界,故入法之門亦遍一切處。
有人判真言宗為音聲法門者,是不懂真言實義,偏執字相,故云真言唯身、口、意三密之一之口意為入法之門。就因地言,入法界門有無量無邊。就果地言,法佛與眾生三密平等不二,故實無能入者,亦無所入處。



安心的重要

眾生的心像猿猴、海浪、風電一樣,反反復復變來變去,又喜攀緣諸境,是故應須攝心不動,專心持誦真言,繫心於本尊等,以調伏諸根。眾生真是可憐啊!身心做不了主,隨業流轉諸趣,於是有生老病死、求不得苦、搬弄是非等苦,處處皆是苦惱啊!眾生經常被逼得像那中陰身,受雷雨催逼奔逃之苦狀,真是可憐!其實,只要眾生能經常體認到人生無常,生起出離苦難之心,老老實實地藉佛教任一宗派的住心方法,把心安住淨化下來,人生就不一樣了。應知自心不淨化下來,誰也救不了你,佛只是令你生起安心觀念的導航者而已,故佛經云:佛不救無緣之人。要讓身心淨化下來,唯有老老實實地在住心上下工夫,讓身心淨化下來。

止觀的實修

初學者要了解「止」即心專注於一境或物之修持,修久了就會得到止力(安住持續之力)。修「止」時,心是專注於對境或物,是不允意識分別、動念的。所以,修「止」可以抑制煩惱,令其伏而不現。所以,於過去修持極軌階段本尊觀時,其重點即是在於打下「止」的基礎工夫。例如:觀本尊身、種字等諸相之專注工夫。然而,在禪修過程中,「止」、「觀」是相輔相成的,沒有修「止」的安住力量,就無法修「觀」,以觀照力證得智慧。若無「止」的基礎,要修「觀」證得智慧,就如癡人說夢。所謂「觀」即行者清清楚楚的覺照、探究起正思惟。如果沒有修「觀」就無法生起智慧,無法將煩惱連根摧毀拔除,也無法覺知一切智智的顯現。所以,在教門實修指導時上師常要求弟子先靜下心來,待心坦然後,再依口訣起「觀」修持。其實,在本教門 上師的實修教授,是「止」、「觀」同時進行的。譬如:淨三業觀想實修是「止」、「觀」同時修的,是一件很簡單的事,就這樣並不如學理般的長篇大論那麼複雜。



相應相分

身心清淨多少,垢穢障難即消滅多少,這是身心相分顯現的自然法則。是故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云:「時彼行者於諸障得解脫已,身心清淨,無諸垢穢。譬如明月而埋於雲,雲障散滅,麗乎光天,於虛空中朗然顯現,念誦人所修種種功德,除斷毗那夜迦所作障難,悉皆消滅,亦復如是,所持真言悉得成就。」所以,欲得成就者就要依法則修持,如法供養,持守戒律,遠離障緣,覓好勝處,正勤精進,就能獲得成就。如是修行若不成就者,就應更細心地檢討找出障礙原因了。



勿迷信魔術思想

修行人不要迷信一經灌頂即可獲得程度的提昇或證量,灌頂後經過教授與指導,懂得方法及修持要領後,需要修持契入方能證得智慧或證量。真言密教四度加行修持亦然,是需要經過傳法阿闍梨灌頂,然後次第修持,層層而上,一度一度地修持,最後經過傳法阿闍梨驗證通過,才能允許修阿闍梨位法。所以,修行人千萬勿迷信速食魔術思想,以為一經灌頂即可改變整個人的一切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想要獲得程度的提昇或心性轉化的證量,尚需發揮一步一腳印的精神,依程度次第修持,千萬勿越級修持。因為,基礎不夠穩固,是無法建好高樓大廈的,且有傾倒的危險。這就是為何上師傳法時,需要驗證弟子程度,然後,再決定是否要允許修下一程度法的道理。


摘自真言宗綱要,真言宗弟子黃繩曾著
持戒----
在國中,國民應遵守法律。在人間﹐眾人應遵受人倫道德。社會內亦有相應遵守之規範。佛教設有戒法,亦是此理。出家有出家戒;在家有在家戒,均有一定之法,以資遵守。本宗之真言宗教徒,亦必須遵守本宗之戒法。真言宗教徒真心修行人,發菩提心之後,嚴守本宗之戒法,乃屬最要。
大師之提撕----
弘法大師之『遺誡』中又云﹕「發心遠涉﹐非足不能;趣向佛道,非戒寧到?必須顯密二戒,堅固受持,清淨莫犯」。
菩提心戒----
所謂密戒者,即指菩提心戒。此戒乃密教修行之指南針,真言宗修行人所必受持。真言宗修行人,入壇行灌頂儀式,阿闍黎為受者授戒,即此菩提心戒也。受者受此戒後,方得入壇。在真言密教,受者求此戒體,所謂戒體,即求道之精神結晶。至於戒相,乃戒之具體的表示,則有諸種。要而言之,不外『大日經』具緣品所說之四重禁戒。

摘自真言宗綱要,真言宗弟子黃繩曾著
四重禁戒----
第一﹑不應捨正法而起邪行戒。即謂應篤信真言正法﹐不可迷於其他邪法﹐而起邪行。
第二﹑不應捨離菩提心戒。
即謂菩提心有如大將之幢旗﹐萬善萬行之根本。幢旗喪失,則三軍敗績。根本枯萎,則萬行廢墜。佛之種子一斷,則永遠難救。此所以謂菩提心不應捨離也。
第三﹑於一切法不應慳吝戒。
即謂佛教正法,乃眾生父母之遺產,並非個人所有之物。倘自惜自私,不度向適當之人,則等同盜三寶物﹐故決不可犯此戒。
第四﹑不得於一切眾生﹐作不饒益行戒。
即謂常住同體大悲,發大弘誓,以菩薩之用心,引一切眾生入於正道。不使眾生失卻入道之善緣,又不使眾生起障道之因緣。應捨卻一切,以為眾生之利益。凡於眾生有不利益之行,絕對不作。



修行的自我檢驗

真言密教初修之行者,如何檢驗自己長期修行是否基礎穩固了?修行是否與要領相應?行者可以檢視自身的身心情況是否具足如下條件:
一、身心輕安的感覺:煩惱減少了,精神提昇了,做任何事都覺得很愉快,心理充滿著喜悅。
二、頭頂充氣的感覺:常常感覺精神很好。
三、體內充滿氣的感覺:全身充滿氣,覺得身心輕安舒適,精神充滿活力十足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宝海论坛 繁体中文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GMT+8, 2024-12-23 16:3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