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海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真言宗 宝海
查看: 147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真言教義彙集3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2-10 13:36:0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秘密法教不隨便示人
真言密教法中殊勝的法,常簡擇法器堪傳授者,而不可傳與非器之人。是因為如是受法者不僅法無法修成,反而會造成自損損他之失,是故極秘密法勿妄傳授之。所以,大日經疏云:如世人慈育稚子無所慳吝,但不授與干將莫耶,是因恐其不知運用之方便必傷其體。
今此法門亦如是,即心成佛旨趣難知,恐未來眾生不解反生謗法之罪。尊勝破地獄法云:秘藏文句不思議,只恐聲聞法師因持小乘戒律而生疑不信,反招其罪。譬如:王有稚子偏最憐愛,庫藏珍寶傾盡不惜,唯不與干將莫耶,恐其不解運用故傷其體。是故自古就有如來密傳大菩薩不與聲劣慧之事。甚至,真言密教行者應知密法慎勿使人知,勿對他人前持誦真言。此即是秘密法教不隨便示人之理趣之一。
真言祖師云:真言密教微妙秘義末代智者應秘密守護之,應將之安於梵篋中,於非器人勿妄傳授。所謂非器是指無智、不信、惡人及不守口戒之人也。若於是等非器人隨意妄傳,恐招毀謗真言密法之罪。

真言密教之隱密語
真言密教教相中經常出現一些隱密語辭,若行者不解其真義,恐會因誤解致生見。故修學密教應依有德有證之阿闍梨,接受灌頂及學習指導,千萬不要自己盲修瞎練,免得徒費時日還得不到益處。
譬如:理趣經云:設害三界一切「有情」不墮惡趣。其中所言有情是指三毒名,非是指有情實命。譬如:大日經疏云:不動尊踏殺「天主」。是指殺煩惱,非是殺有情實命。
譬如:觀世音瑜伽中云:男女二根和合能作事。是指以佛定慧和合能生諸佛,非是指有情男女二根和合之意。
譬如:金剛頂疏云:「阿迦尼吒」者不是世間所說三有色界頂天,而是指大毘盧遮那佛心中本有大菩提心。
譬如:秘藏記云:秘藏記云:法界器界中「水」是指法身慈悲具足能度眾生界,故其水喻法佛慈悲。「金龜」是指佛性,因佛性能遊生死與涅槃,如龜能遊水與陸之來去自如自在。「須彌山」是指法身,因法身是一切法門之根源,故曰須彌山為座。
真言密教本有修生分別
真言密教依法爾門云本有,依隨緣門云修生,雖有二門實本有一門也。本有法身本來常住法爾佛位,常恒說真言。故有大日經法界宮薄伽梵,瑜祇經光明心殿遍照如來,無始無終常住法身。教時義云:佛界有本有十界,十界中其菩薩界常修常證無始無終。就本有門言之,本有佛種平等遍一切眾生心中,故云教主覺者只有一位大日如來。
然而,若就法身體性本覺本有邊論斷與不斷惑,因一切皆本有諸佛所作,皆自受用境界,迷情實惑畢竟都無,故云不斷。

若就修因得果,修生得本覺果者名修生佛也。一切真言門始覺圓滿人終是同彼本有法身,故就修生門言之,次第修證分分圓滿,新成佛者多,教主並不限於一人,以一切始覺圓滿之諸佛,同彼法身亦同彼教主故。
然而,若就眾生修生始覺邊云斷與不斷惑。法界眾生因始覺修生次第修證,乃斷無始惑障顯本有法身,故從眾生斷惑歸法身角度言之,則云斷。
真言密教我覺本不生義
即身成佛義疏云我覺本不生者,謂覺自心從本以來不生,即是成佛義,而實無成無覺也。
一切眾生不解如是常寂滅相,分別妄云有生,故輪迴六趣不能自出。今雖聞正法音,還於有為種種事跡中推求計較,計冀望成佛,何能成佛耶?
疏謂覺自心者釋我覺,即本不生心月輪也。從本以來不生者釋本不生,即本有阿字也。

真言行者若能如實了知阿字本不生者,即能如實知自心實際本有心月輪,心住本有阿字觀。故知真言密教即身成佛只在此一句,其義甚深值得真言行者深入探究之。
法報化三身
金光明疏有記載:就法身如來而言:道前無變異曰如,道後顯曰來。就應身如來而言:乘如實道曰如,來成正覺曰來。就化身如來而言:不過時不待時曰如,八相趣果曰來。
壽量品義云:報身即應身。應身有二:一者內應,謂與法身相應。二者外應,謂與大機性相應。
攝論云:地前見化佛,登地見應身。與真如相應者即為應身,應身有二:一內應,與真如相應,住真如身土。二外應,住奇特相好諸淨土、菩薩身。地前未見真如,但見八相成道,故言見化身。
法報化三身說與不說
法身有色、無色古今諍論不已,有人言法身有色,有人說佛本無相。然佛義略依常途有三種:一者法身佛,二者報身佛,三者化身佛。
若就無說而言,若論法佛本無相,何有說,故云不說。報身佛無聲,亦無此說義。應化不息,復無說法。三者無有差別。
若就有說而言,不聲聲是法佛說。何者不聲即是法佛也,豈有音聲之外別有法佛,故音聲即不音聲,不音聲即音聲,故法佛有說。報身佛說者應化色聲是報身佛用,故云說。化佛說者,化音聲令證菩提之用,故云化佛說。三者無有差別。
若差別論之,法身佛一往無說,此乃法佛非聲之相,故云無說。報佛為地上說法,化佛為地前菩薩說法。
法本神分之緣起
魔王歎三界眾生數減,因此,運用種種方便想要令眾生輪迴六道數增;但人一發菩提心修佛事必可出三界,如是出三界者其數必減。所以,魔王於修行之處常行種種障礙,想要增加眾生輪迴六道的數目。
如來悲憫此事,故方便而說: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無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魔王聞此說心中很害怕恐懼,自念言佛是大聖真人也,不妄語,如來說無十八界,吾又能妨障何物。作此念時,魔王即三業柔和退歸本居宮殿。 此時,善神歡喜聽受法味,三寶得力故能守護行者。是故真言密教行者於神分段時,祈請善神眷屬、諸大明神、有勢無勢神祇冥眾來臨影向降臨壇場,拂退魔障護持行者祈願圓滿。
相對空與獨空
依智度論文旨可知十八空是對有明空,故稱相對空。十八空中有畢竟空,此畢竟空亦名獨空。 嘉祥釋云:以本來畢竟無故,唯有實相法性,故稱為獨。獨空意以本來畢竟無故,唯有實相法性,故稱為獨空。 以畢竟無一切患累有法故稱為空,又以一切不可說、無相貌故名為空。 佛說十八空是為了破有見,說獨空是為了破相對空見,但誠如中論意云:破空見但不破空體。 不思議疏云:文殊本體即是空,文殊種字空點,上點是空門即所謂大空也,越十八空名為大空,此大空即表越十八相對空之獨空
八不因緣
中論疏云:八不者是諸佛說,非是天魔外道等所說,且非我所說。以小乘人不信一切法畢竟空,故佛說八不之理。
云何名諸說中第一?九十六術名為邪說,非是第一;諸佛正法名為第一。就佛說中有大乘、小乘,小乘不了不名第一;大乘了義名為第一。就大乘中,此之八不之論是方等中心諸佛要觀,是第一中之第一也。
中論疏第一云:善識諸戲論第二破邪,謂能說八不因緣滅八戲論。八戲論者即二乘人是也。佛說八不是為令二乘人迴小入大,是為破菩薩有所得生滅心,令菩薩悟入於大。即知說八不因緣是為破三乘人戲論,令三乘人皆悟入大乘也。
如下約漸捨義明五種戲論:
一者佛有誡勸二門,諸惡莫作名為誡門,諸善奉行名為勸門。惡乖理損他感苦,故名戲論;善是非利他招樂,故非戲論。
二者善有二門,有所得善不動不出,名為戲論;無所得善能動能出,故非戲論。
三者得、無得二名分別者,名為戲論,若有得、無得平等不二者,名為非戲論。智者了達其性無二,無二之性即是實性。
四者明確分別二與不二是二邊者,名為戲論若能無二不二中道,則非戲論。二、不二、非二、非不二皆是名相,故為戲論;言亡慮絕,則非戲論。
五者有戲論、不戲論分別者,是戲論;若無戲論無不戲論,即非戲論。
十魔及對治之道
華嚴演義抄所記載十魔者是一、蘊魔乃因生取著五蘊根塵而生,二、煩惱魔乃因心生雜染而生,三、業魔乃因業識障礙而生,四、心魔乃因貢高我慢心而生,五、死魔乃因生起捨生處心而生,六、天魔乃因傲慢放縱而生,七、善根魔乃因固著執取善念而生,八、三昧魔乃因久耽法味而生,九、善知識魔乃因著於起善心而生,十、菩提法智魔乃因不願捨離諸法而生。
華嚴演義抄云:蠅能緣一切物,唯不能緣熱鐵。若緣熱鐵,蠅則成火。魔能緣一切境界,唯不能緣實相。魔若緣實相魔亦成實相也。(此即除魔之原理)
心住實相如魔見般若菩薩境界,有如捕魚人見一大魚入深大水,鉤網所不及,故而魔便無著力處,如是魔便能自解離散。
另一對治魔的方法是能了知魔的本質根底,便能住心實相除魔。如人覺賊賊便無能為,譬如:小偷夜入人舍,其家婢使若覺知時,即驅罵汝小偷趕快走,若再不走者當奪汝命。小偷聞之即一去不還。今降伏波旬者亦應如是,自覺魔在,即心住實相以除之,魔便得除不復還。
信 殊 勝
智論云:佛法大海水中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。又華嚴經云:信為道原功德母。五根中先列信根,初陳信力,有信根故能生萬善,有信力故魔不能動,是故菩薩地位之中,信心居初,出七聖財,信財為首。
是故行者應信: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佛法唯有一乘,唯有一性。誠如中論云:雖復勤精進修行菩薩道,若先無佛性,何得成佛行者信心清淨現彌陀真如房空上月,雖隔四萬由旬,池水清澄剎那現。行者心水清,雖隔十萬億,頓現彌陀如來月影。
三種信心
起信論云:發心有三種,一者信成就發心,二者解行發心,三者證發心。
第一信成就發心者乃不依文字……唯依信心發起上求之心,即得成就。
第二解行發心者乃從十行發迴向心,以十行中能解法空,順行十度,行法純熟發迴向心,發趣求如來果位,寂照雙流常觀心性,功行既著至此三德開發,能知三世佛智永斷一切疑網。如開發金藏見真金所生之信心。

第三證發心者從初信入寂照雙流常觀心性,精勤諸度以此為迴,豁然開悟,如開發金藏了見分明,所生之信心。
真言密教之迴向
真言密教一一門中有三種層次之迴向,謂以善根迴向一、眾生,二、菩薩,三、實際,此三者各有自利及利他二義,故成迴向。為何要迴向?
一、 以菩薩善根必由眾生而成,故還向彼眾生;以菩薩善根必由小向大自然發展,故迴向菩提;以菩薩善根必法爾向彼,,故迴向實際。
二、 凡是菩薩必為度生,必求無上菩提,必證實際,所以,真言密教一一門中皆有三種迴向。
三、 義有無邊,今略為十意,故依斯十義立三種迴向。
1. 依體、相、用三法,故立三種迴向。
2. 依滅眾生苦、煩惱及結縳業三道,故立三種迴向。
3. 依攝律儀、發菩提心及饒益有情三聚淨戒,故立三種迴向。
4. 依實際正因、菩提了因及眾生緣因顯三佛性,故立三種迴向。
5. 依實際成法、菩提成佛及向彼眾生成和合僧成三寶,故立三種迴向。
6. 依法、報、化三身,故立三種迴向。
7. 依斷、智、忍會三德,故立三種迴向。
8. 依實相、實智及方便得三菩提,故立三種迴向。
9. 依性淨、圓淨及方便證三涅槃,故立三種迴向。
10. 依實際、菩提及眾生三種秘密藏得解脫,故立三種迴向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宝海论坛 繁体中文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GMT+8, 2024-12-23 02:5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