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海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真言宗 宝海
查看: 142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如何亲近上师暨参学要项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2-13 10:14:5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如何亲近上师暨参学要项
真言宗是着重实修实证的宗派,本身并不强调境界与神通,只是不同的修行方式,就会有不同的风光,如净土宗有净土宗的风光;禅宗有禅宗的风光;相同的,密宗也有密宗的表现方式,而修持上的感应或境界,只不过是沿途的风光,并不是目的地,犹如欲到高雄,沿途可见美丽的风景与建筑物,而这些都只是路上风光而已,真正的目的地是高雄。当然,乘坐飞机、火车或游览车时,所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。

我们的心就如同一面镜子,由于蒙上灰尘,遂无法照现外面的景物,无法认清事情的真相,若能慢慢把镜子擦干净,渐渐就可看清影像,但是切莫误认此影像就是正确的,因镜上仍有些微灰尘,所以照现的景物,多少仍有些变形。我们应该了解镜里本来就没有东西,只因外界有物,所以才会照现。甚至到最后连此执念都要放下,方能契入空性。密教的修行也是这样的。

有的人修行一辈子,时间累积起来,总共也没有超过三年,比如一天修二个小时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共七百多个小时,除以二十四小时,一年仅有一个月修行,修十年也只修了十个月的时间,而一天是否能抽出二小时来修行,也很难讲,如又依止不正确的方法修持,结果只是浪费生命而已。

汝等皈依师父,无非想藉助师父的经验,让妳能早日突破──思想上和修行上的障碍。修行须先破除我执,把自我放下,若不能放下自我,焉能修行有成呢?而且行者内心要光明磊落,心中没有不可告人的事,修行本来就无须作假,有几分就是几分,纵使你欺骗得了别人,却也无法欺骗自己。学佛就是要突破这一点,老老实实的学佛。

初学者在修仪轨时,内心若有任何体受,或有任何问题,最好能写修行日记,让师父了解,把你们修行的情况,坦白告诉师父,师父才能掌握你们的修行,以最快、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你们、指导你们,所以不要认为修不好而不敢讲,就是因为修不好,才要报告,这是你们亲近师父的目的之一,而且在师父面前,你们可以说是已无自尊,因漏习无所遁形,至于在法上修得如何就如何,一点也假不了。

目前教授的课程,虽是很简单的极略轨,但对一般初学佛的人来讲,似乎是很陌生、很复杂的修行方法。基于这一点,师父在四度加行之外,还加上几种修行法门,作为衔接教育的课程,如大礼拜、字轮观、光明真言施身法、印佛作法、或简易护摩等,依此方法修持,可以让你们疾速成就。若以出世悉地云:令你们身心轻安,速得入禅定,进而掌握到修行的要领,让体内之气上升通达全身。在世间利益言,可顿集无量福德资粮。吾人在修行上会有障碍,乃因福德浅薄,智慧不足,若能忏除内心的无明妄识,就可以灭除罪障,所谓「罪由心起将心忏」。因此,一方面清除八识田中的业识,一方面积集资粮,如此在菩提道上,才能很顺利的修行,才得以疾速契入。如此一点一滴的熟悉密教的修法,才可以掌握到修行要领,而在修法本时,才能如同在游历一种微妙的心灵之旅,欣赏自己的内心世界,而不是在创造假相。

真言宗的教法都是在果地上直接开展,即大日如来自证法乐时,与自性眷属,阐扬自证法门,犹如与自己孩子讲自家珍宝一样,是很直接的告诉我们,这就是你的心。这与禅宗很类似,只不过禅宗与密宗的表现方式不同。而密教直接显示修行的次第轨则,实时时在看自己的成果,时时在欣赏自己的心,是往心上开展自己的德性,故若能掌握观想要诀,就会觉得修法是一种心灵之旅,是愉悦的,而不是在工作之余,还要花费脑力来修行,反而觉得修行是一种负担。试问在工作之余,静静地聆听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,那时还有负担吗?故一般人虽了解理趣、知道方法,但由于个人的我执很重,习惯用脑筋思考,常落在意识上去推理,遂无法契入自性。一般初学者可能会有某些障碍,觉得不知如何才能契入?师父也有让你们迅速契入的方法,第一步须先了解如何观想﹝有录像带可参看﹞。观想不是用意识去制造假相,把没有的变成有,如此反而适得其反会被逼成疯子。了解什么是观想,这是很重要的课题,身心完全放松,则是观想的首要口诀。

修行只讲高深的理论,是毫无用处,最重要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在菩提道上向前迈一步?如人人皆可成佛,大家都知道此理,但都不敢肯定自己能成佛。故谈论神通、境界是没有意义的,唯有落实佛法,针对修行问题的症结去解决、突破。一个阶段、一个阶段,慢慢向前迈进,所以每一次第的基础打得扎实,往后修法就会比较轻松而有进展,然须花一段时间去了解认识,尔后依方法去履践实修。故真言宗不是纸上谈兵,而是真正落实在修行上,实际契证佛法。如清凉,吹冷气也是很清凉,喝一杯冰水也是清凉,整个人泡在泳池里也很清凉,这三种清凉,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,唯有亲自体验,才能如实体受其意境。所谓佛法的受益,是在身心一体的觉受,非整个生命投入不可,若无身心的完全投注,只在字里行间打转,反而无法体知佛法的大意,故学佛唯有实际修行才能落实佛陀所说的道理。是以佛经并非在指导吾人如何修行,而是用来印证自己所修是否正确,犹如一张地图,指示吾人通行道路所在,因此,不宜在佛经上寻求解脱之道,即使再好的地图,也须你去身体力行,亲身实证出来。小规模的实践是在仪轨的修法上;大规模的实践,乃在生活中展现出来。

一个人学佛,或信仰宗教,必先了解其精神特色在那里?其宗旨在那里?其理念是如何?学佛的基本态度是如何?先将这些正确观念弄清楚,然后依之起修,才不致于有所偏差。

真言密教强调即真即俗的理念,修行不只限于法本上,理趣的开展乃是相当重要的一环,比如五股杵,五股代表吾人本有五智,即是五方佛之种性,故有其深义存在。而法本仪轨理趣的了解,则要靠平时的接触,至于接触之地,就是道场,或者是参加法会活动,遇有不懂之处,就应请教上师,如此一点一滴慢慢的学习,才会有进步。至于在道场帮忙必须了解一个观念,佛门是清净之地,由于人多口杂,而且进出佛门的人,也不见得人人都是清净的,虽是如此,也无损于诸佛菩萨的清净,故来到佛堂,是本尊与你的净土,本尊的净土,就是你内心的极乐世界。因此,道场不论有几万人,仍是你与本尊一对一的宁静法界。如果你在道场做许多事情,认为只是纯粹在奉献,而不往心上追求,那就是不懂得密义。譬如把最脏的厕所打扫干净,一般人认为很卑贱的地方都能把它做好,这就表示我执已折伏了些许。能把最脏的地方弄干净,不但地方干净,连内心也有一分干净的感觉,这就是真言宗的理趣,由事相上的显现,来表现出内心的觉受。因此,在道场做事,而不往内心追求,可能会像梁武帝一样,建庙度僧很多,达摩祖师却说:了无功德。虽种植许多福田,若不能契入自性,如同无功德,唯福报罢了。如果能了知这是我内心的世界,内心的世界自然是要极其庄严,极其清净的。如此,在道场不仅能种福田,折伏我慢,也可以修心养性。很多观念不妨往这种角度看,但最重要一点须明白,修行是往心上求。而且修行者应严以要求自己,宽以对待别人。在佛门净地,若认为自己做很多事,奉献自己,或觉得人事纷杂,也许真有其事;然,也显示你内心不够清净,这就是不懂得摄心之道。古德祖师,皆是从行中体悟而来,所以大家来此道场,应知道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,也没有人勉强你修行,你想得到什么,就要视你如何修。其实你的家就是净土,只因你太熟悉家里,遂产生不了作用,祇是换个环境来修心罢了。而我们所要秉持的理念,就是先把心态调整正确,并进而了解如何参与道场活动,以及如何亲近上师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宝海论坛 繁体中文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GMT+8, 2025-1-2 22:5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